【全屋定制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如何对症下药,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克服痛点,推动中小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这一全国疫情区都面临的难题,在合肥乃至全省又有哪些思考和做法上的探索?近日,董事长潘保春先生接受合肥在线记者独家专访就“如何让中小企业顺利渡过难关”给出答案:需多方“合力”,更需要自救“破局”。 以下内容来自“合肥在线”人物专访文字整理。 “双线作战”下,企业究竟难在何处? “双线作战”下,中小企业究竟难在哪里,外界可能一知半解。 “不开工就意味着坐吃山空,租金、设备折旧、贷款利息等各种开支你必须得支付;而开工,防疫问题首当其冲。”潘保春认为,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为了防疫,企业这种人群密集场所必须严控,至少要度过病毒的潜伏期;但是很多中小企业资金链都崩得很紧,多延迟几天开工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却难以为继。 疫情期间对运营成本的影响相当明显。潘保春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正常一年有250个工作日,现在因为疫情多放了10天假。那么10个工作日的占比就为4%。这意味着,一年的产能当中,4%的产能是浪费掉的。那制造业今年一年的产值就会减少4%。产值减少4%,而房租、人工、库存等成本却并未减少。很多制造企业,一年的毛利可能也就4%。“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制造企业,可能这一年也就白干了。” 潘保春认为,疫情之下,除了上述难点外,广大中小企业还需要面对现金流骤降、前端供应短缺、后端需求疲软、利润率下跌等难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跟房租,疫情期间,很多中小企业被迫停止营业,收入基本趋零,而各方面的开支却必不可少。 “从这方面来说,此次疫情对于高租金和人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来说打击更为沉重。”潘保春说。 呼吁自救:转变思维,寻找出路 在潘保春看来,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危机当头,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而出击,以尽量减低损失。 “比如在利益着眼点上:我们要把过去将公司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视角,转变为优先考虑消费者、利益用户的视角;在产品载体上,我们要把过去将货品当中心、做出产品后去再找消费者的传统思维,转变为先不考虑产品、而是考虑消费者的用户需求思维等。”转变思维换位考虑是潘保春呼吁企业自救时的一项建议。 同时,他进一步提醒说:“就自救而言,我认为一定要保持对现金流变动的关注,做好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统一。要测算现金流在销售短期递减,而租金、人力费用等固定的运营成本与管理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第一是增收、第二是节支,用增收节支来稳定现金流最为重要。就节支来说,一定要严控成本,死卡现金,最少要保持假设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6个月的现金,最好有12个月,根据这个来倒算成本。” 荣事达是合肥本土老牌企业,荣获合肥企业50强、合肥制造业30强等多项荣誉,实力雄厚,但尽管如此,疫情冲击下,也还是面临一些困难。对此,潘保春表示,作为一家拥有几十家创业团队的企业集团,虽然目前各创业团队正在陆续复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终端门店一直处于关停状态,产品无法展示销售,导致了部分客户的流失,员工人数众多,充足的防疫物资可能无法完全及时到位……“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淘宝、京东等网络销售通道,积极进行做好整体物资调度。”潘保春透露。 给出建议:“痛点”该如何解决 潘保春认为,资金、运营成本、稳岗是当前广大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痛点”。 “基于目前严峻的疫情情况,创业者们除了自救,必然还需要政策方面的扶持才能共克时艰。”潘保春认为,目前企业最大的诉求是降低成本、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大家普遍希望得到的是在资金扶持、税费优惠、贷款降息、房租减免等方面获得帮助。 潘保春一直在各种场合呼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疫情的冲击,对这些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本次的疫情中,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冲击,想要解决融资问题也比以往更加艰难。对此,潘保春建议说,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单独的小型微型企业信贷业务考核奖励机制、贷款差别化监管机制,提高小型微型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对市场前景好、经营诚信但暂时有困难的中小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对中小企业财产确需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除依法责令关闭企业的情形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 “疫情对企业用工岗位的稳定造成了很大冲击:一方面是先期复工企业的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裁员的困境。”潘保春建议说:为保障社会大局面的稳定、保障广大企业职工的权益,政府应鼓励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企业用工岗位,出台、实施困难企业稳岗补贴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 点赞合肥:意见“12条”是场及时雨2月5日,合肥市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鼓励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12条”),12条政策支持合肥市中小企业发展。在潘保春看来,“意见12条”,条条都是“真金白银”,覆盖面全,且非常及时、务实,让广大中小企业吃下了战胜困难的定心丸。潘保春认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银行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确保2020年全市小企业贷款余额高于2019年同期余额,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特别是税收减免、不停贷这几块,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困难等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帮助最大;此外,意见中提出的对稳价保供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及意见第6条“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增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按照新签订劳动合同并参保的人员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小微企业一次性就业补贴”等,也让广大中小企业倍感振奋。 了解品冠全屋定制品牌详情请点击 |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