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战役 > 南京保卫战:悲歌慷慨抗顽敌

南京保卫战:悲歌慷慨抗顽敌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中国抗战史上,南京保卫战是一场十分惨烈的战役。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南京保卫战有许多争论。例如,南京保卫战的决策是否正确?中国守军在南京有没有进行英勇抵抗?南京保卫战的失败是不是导致南京大屠杀的原因?笔者认为,南京保卫战应该说是国民政府当时的唯一选择;在南京保卫战过程中,中国守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导致大量中国官兵未能突围,但这不能成为侵华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借口。

国民政府决定固守南京 

日军占领上海后,南京岌岌可危。防守还是放弃南京,国民政府高级将领意见不一。蒋介石曾三次召集何应钦、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刘斐、谷正伦等人开会研讨,高级将领们普遍认为南京易攻难守,反对固守。刘斐等主张只用少数兵力(最多6—12个团),作象征性防守。白崇禧主张在南京周边对日军展开游击战。唐生智则认为,南京既是国民政府首都,也是孙中山先生陵墓所在地,为国际观瞻所系,坚守南京才足以表现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因此,他主张至少在一定时期进行绝对固守的作战。蒋介石最初也十分犹豫:“南京应固守乎?放弃乎?殊令人踌躇难决。”随着时局的变化,他最终赞同唐生智的主张,决定重兵固守南京。

蒋介石为什么没有采纳放弃南京或者只进行象征性防守的建议,而调集重兵固守南京呢?作为国民政府最高领袖,他更多是从战略上考虑,认为“南京孤城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由于中日军事实力相差悬殊,中国抗战只能进行持久战,实现“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构想,利用河网、丘陵等抵消日军机械化的优势。中国军队可以利用京沪一带的国防工事,逐次抵抗日军进攻,迟滞其推进速度。然而,当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时,兵败如山倒,士气低落,形势十分严峻。如果首都不守而轻易放弃,不利于稳定军心,也无法为部队转移争取时间。因此,从战场具体情况来看,南京也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固守。从国际形势看,蒋介石当时对德国的调停抱有期待。因此,最终决定重兵固守南京。由于中日军力相差悬殊,南京保卫战未能实现蒋介石预期的防守两个月以上这一目标,仅进行了十余天,南京很快失守。

中国守军殊死抵抗 

在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守军进行了英勇而激烈的抵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不能因为南京保卫战的失败而抹杀中国守军英勇抗争这一历史事实。

一是中国守军并非一触即溃,而是依托坚固阵地进行了英勇抵抗,日军推进十分艰难。1937年12月4日起,中国守军在句汤线、淳化镇、牛首山、紫金山、雨花台、中华门、安德门、光华门等地对日军进行了英勇抗击。例如,坚守淳化阵地的第51师官兵,从12月5日起,连续三天激战,击退了日军无数次集团冲锋。战斗胶着时,守军肉搏上阵,杀声震天。日本官兵的日记也有不少中国守军浴血抵抗的记载。

二是中国守军并非不战而退,而是进行了殊死抵抗,就连日军也不得不佩服中国守军的英勇。紫金山是南京保卫战最为重要的阵地,由国军教导总队防守。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在日记中说,国军教导总队“是蒋介石最骁勇的嫡系部队,因此,也是顽强战斗到底的最英勇的部队”。日军该旅团第38联队的山下(具体军衔不详)在信中也说,南京守军“和北支那的敌军不同,不愧是蒋介石的嫡系军队,进行了数次反击,虽然是敌人,真值得佩服”。日军第114师团第150联队的《战斗详报》写道:中国军队“抵抗极为顽强……从(12日下午)4时多到深夜,连续十几次竭力反击……城内外、城墙上,军号声遥相呼应,鼓舞其声势浩大的反击,不能不认为有值得赞赏之处,其精神教育也是很彻底的”。

三是中国守军并非不战而俘,而是血洒战场,牺牲惨烈。例如,12月12日,在雨花台阵地,日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分三路向中国阵地猛攻。守军第262旅朱赤旅长、第264旅高致嵩旅长亲自冲锋在前,与日军反复肉搏,阵地屡失屡得。档案资料显示,南京守军官兵战死19000余人,其中,少将及以上军官13人,另有7人后被追赠为少将。仅12月12日,战死的团长以上军官就有11人。可见,战斗激烈之程度在整个抗战期间都极为少见。

由于中日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南京保卫战以失败告终,但我们不能忽视守军英勇抵抗和惨烈牺牲的历史事实。

日军大屠杀罪责不容否认 

作为南京保卫战最高司令长官,唐生智一直带病坚持在一线指挥作战。12月9日中午,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向南京城内空投“劝降书”。唐生智则针对日军的劝降下达命令,重申“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

由于日军攻击凶猛,经激烈争夺后,南京守军各主要阵地相继失守。12月12日下午,当战斗处于胶着之时,唐生智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一方面,官兵缺乏由“死守”到撤退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双方军队在城墙处于对峙状态,撤退回旋空间太小,根本无法进行有序撤退。当前线部队得知撤退消息时,由于命令传达不畅,大部分军队理所当然均向下关江边撤退。由于没有准备渡江的船只,加上日本海军已于当晚抵达南京长江沿线,守军除少数官兵渡江突围外,绝大多数遭到日军残杀。南京保卫战失败后,日军在6个星期中,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强奸、抢劫和焚烧,犯下了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暴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南京保卫战:悲歌慷慨抗顽敌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