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战时中国 > 抗战中的鱼和盐

抗战中的鱼和盐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老舍在抗战时居住在重庆北碚,写了一篇杂文《戒茶》抱怨物价上涨,生活压力大,其中有一句话:“与鱼不见面者已整整二年,而猪羊肉近来也颇疏远。”

  猪肉偶尔能吃几口,鱼却整整两年没吃到?现代人很难理解这种情形。

  “鱼很便宜”这种常识其实只在1949年后是正确的,之前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内地的中国人来说,如果不是正好住在水边,想吃一次鱼是非常不容易的。

  根据《抗战时期重庆工人收入和生活状况研究》记述,战时重庆工人家庭每年食物消费中,米和蔬菜是主要食物,消费比重分别占到了42.6%和21.2%,然后是盐和各类调味料消费,猪肉每家每月只能消费2.1市斤,而这还不是最少的,鸡鸭肉全年只有0.7市斤,蛋类平均每月消费不足3枚,鱼的消费则只有每家每年0.4市斤。

  所以抗战中对重庆人来说,鱼确实难得一见,已经到了一年都难得吃到一条的程度!

  重庆嘉陵宾馆曾于1942年10月份举行一次宴会,参加者为行政院宴请的国民参政员。餐桌内容是“每人一个盘子,盛着三样东西:肉、蔬菜和米饭。豆浆是唯一的饮料。另外还有一碗汤、一碟甜食,主要是些水果。”可见不仅仅是工人,哪怕是权贵阶层,如果没有特别的门道,也是吃不起鱼的。

  有些人会认为,这是因为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带被日军占领,导致海边的鱼类无法输入内地所至。

  但实际上即使没有战争,在那个时代,沿海地区的鱼虾水产,也根本无法大规模运输到内地。

  原因之一是那个时代的渔业产量极其低下,沿海一带捕到的海鱼在本地消费已嫌不足,无力向内陆输出。

  1936年是全国渔业产量最高的一年,但产量却只有150万吨,与今日中国水产量相比相距40多倍(一年约7000万吨)。

  其实就算是有鱼,也运不到内地来,鱼的长途运输需要冷藏车厢、制冰厂的配合,当时只有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有少数制冰厂。而用传统的腌制办法,味道差劲且需要大量的盐(盐在抗战中也不是便宜货),所以当时的四川、重庆等内地很多人并没有吃鱼的习惯。就连今日著名川菜水煮鱼,其实也是在1985年才发明的。

  缺肉少鱼,鸡蛋都吃不上,能吃的只有大米饭,那当时重庆人民怎么吃饭?

  在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工人收入和生活状况研究》这份资料中可以找出答案:除了米和蔬菜外,重庆工人们在食物方面消费最多的是各类调味品,如菜油、盐、豆瓣、麻油等等,平均每户家庭每年需要盐32.6市斤,豆瓣19.4市斤,菜油15市斤。或每名成年男子消费食盐12.4斤,豆瓣7.4斤,菜油5.7斤,麻油4.1斤。

  这明显是吃得太咸了。

  从健康角度来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年人每日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的最大盐摄入量。2009年中国居民食盐消费量为9.2克/天,也就是每年消费食盐约6.7斤,跟40年代重庆工人相比,现代人摄取盐份少了一倍。可见由于缺乏肉蛋等,当时的重庆工人们需要吃大量的米饭蔬菜以维持体力,结果只好吃下大量的盐,豆瓣等等,长期来说对身体必然有害。

  但重庆人有盐吃其实还是属于比较幸运的,在抗战开始前,中国食盐生产80%依靠沿海,战争开始后沿海产盐区被日军占领,四川产的井盐就成了大后方的重要战略资源。

  1944年,四川、云南、西北、陕西、湖南、两浙、福建、广东等地盐产量共计16605千担,其中四川一省产盐就占到8558千担。没有四川,抗战军民们能吃到的盐都要减半,无论人如何有斗志,吃不了盐就会全身无力。这是四川在抗战中少为人知的重大贡献之一。

  而在不产盐的贵州,由于经济不发达,交通困难,且不法盐商侵吞和囤积食盐,盐的稀少到了一个让我们今天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当时的贵州农村有一种“望盐”的做法,就是吃饭时用绳索把质量低劣、卤味不纯的盐块吊起来,看一眼盐吃一口饭。

  在黎平、榕江等县,需要50斤~80斤大米才能换1斤盐,雷山县的农户换1个月所需的盐,就需要拿出原本供应4个月的口粮,一家农户全年耕作收入,只能换到十几斤盐。

  (作者系武汉历史文化学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战中的鱼和盐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