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经历回忆 > 临沂马棚官庄村两位幸存老人的红色记忆

临沂马棚官庄村两位幸存老人的红色记忆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1岁的闫宝俊老人讲述当年抗战时的情景。

  85岁的邢玉臻老人经常到抗日烈士纪念塔前坐坐。

  “我是村里的民兵,拉手雷、埋地雷打鬼子的事常有。”“70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看到村民都在建烈士塔,我也曾跟着磨砖块。”这是马棚官庄村两位幸存老人对当年抗战情景的回忆。

  马棚官庄村位于今莒南县岭泉镇,抗战时期全村500余口人。1941年至1944年归路镇区管辖,1944年后划归筵宾区,1947年划归岭泉区,滨海区首批抗日革命烈士塔就建在这里。闻名国内外的抗战名著《铁道游击队》的雏形(《铁道队》)就是在这片热土上写下的。目前,村里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只剩下91岁的闫宝俊和85岁的邢玉臻两位老人。记者也只能借助老人的记忆,去一点点拼接还原那段值得缅怀的历史。

  民兵趴在沟里打鬼子 打掉一个算一个

  21日上午,当记者来到马棚官庄村闫宝俊老人的家里时,看见老人正拄着拐杖打算把下雨天淋湿的塑料纸拿出来晒一晒,老人身体硬朗,就是耳朵背得厉害,别人要大声在他耳边喊,他才能勉强听得到。

  “1944年,我那时候17岁,是村里的民兵,村里当时共有十五六个民兵。我们在村子里埋地雷炸鬼子。还有一种雷叫拉雷,我们埋伏在旁边,手里拿着拉雷的线,看见鬼子踩上去了就拉手里的线,我当时拉过这样的雷,不过可惜的是,没炸死那日本鬼子。”闫宝俊老人说。

  从老人碎片化的记忆里,记者依然听得出老人对日本鬼子当年罪行的愤恨。闫宝俊老人说:“日本鬼子太可恶,他们进村扫荡,到处吆喝着‘三光政策’,村民邢玉成在路上被一个鬼子抓住,要求带路,结果邢玉成不给带,鬼子抬起胳膊就扇了邢玉成三个耳光。”

  当年大店、筵宾这一带可谓是红色热土,日军在这里犯下滔天罪行,军民一心抗击日军的事迹比比皆是,马棚官庄村是当时筵宾区的中心,听闫宝俊老人讲,当时还有“小苏联”之称呢。

  “当时整个筵宾区打鬼子的英雄那是很多呀,全区打鬼子很厉害的有五个人,被老百姓们称为‘五虎’,其中我们村就占了‘三虎’。”说着,闫宝俊老人骄傲地竖起大拇指。

  当时鬼子在筵宾区一带扫荡,经过马棚官庄村时,民兵们就埋地雷炸鬼子,而相对于日军的先进作战武器,民兵们的武器除了地雷就是土枪,十分落后。“和鬼子正面冲突是不行的,我们就从侧方袭击。”闫宝俊说,“在村西头的沟里,我们埋伏好了,鬼子骑马经过,我们趁机瞄准放了一枪,就这一枪就让一个鬼子人仰马翻。打鬼子我们不如八路军,他们那才是英勇作战,但我们也是竭尽全力,打掉一个算一个。”

  刘知侠曾驻扎马棚官庄村 撰写了《铁道游击队》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山东军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都曾驻扎在莒南县。抗日军政大学从1938年9月至1945年8月先后创办了12所分校,其中抗大一分校在周纯全带领下,1939年从陕北到太行山,又从太行山到达沂蒙山区。

  为了宣传发动群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1939年4月在山西省屯留县成立抗大文工团,随一分校于1941年1月到达莒南县,在这里一驻就是6年。其中《铁道游击队》的作者、曾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的刘知侠和他的战友们就驻扎在马棚官庄村。

  85岁的邢玉臻老人也是当年抗战的见证人,只不过那时候他年龄还小,有十三四岁,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他和老伴过着安详的晚年生活。“刘知侠,我见过他,那时候他就在村里,40来岁的样子,四方脸,响当当的一条汉子。”邢玉臻老人回忆着。

  “他来到村里就住在邢玉成家,拜了邢玉成的母亲为干娘,跟邢玉成自然就是干兄弟。”邢玉臻说,老邢家在原有四间堂屋、两间西屋的基础上,又盖了两间东屋做伙房用,西边两间用麦草打地铺,头上拦一根木棒,就是床铺。一张桌子,一条长凳子就是办公地点。为了保障安全,刘知侠就在西屋的墙上挖了一个洞,洞西是个闲院,洞口外是个草垛,屋内洞口平时用一扇门挡住,一有情况,就迅速从洞口跑到西院去。

  1941年冬天,日寇集结了5万人对我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在严峻形势下,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分成3个小分队,刘知侠任第三小队队长,活动在沂蒙山区。“那时候他在外开会,结识了铁道队的战斗英雄徐广田,多次听他讲个人和铁道队战友们创造的惊人战斗事迹,他还专访了在坪上党校学习的铁道队政委杜季伟同志。”邢玉臻向记者介绍。

  “回到村里来,他就把铁道队同日本鬼子作战的英雄事迹讲给其他战士和村民听,讲得活灵活现,大家都爱听。”邢玉臻老人说,我当时是个孩子,不懂那么多,不过后来听说他根据杜季伟和徐广田提供的事迹材料,不分白天黑夜,写成了战斗故事,就是《铁道游击队》的雏形《铁道队》。这样一部抗战名著就是在这片热土上创作的。

  全村村民齐上阵 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

  在马棚官庄村东北,紧挨村委的一个院子里屹立着一座抗日烈士纪念塔,这是1944年,全村老少齐上阵用手工修建的。

  1944年4月,抗日烈士纪念塔开始修建。塔呈六角型,塔基周长9.4米,高6米,塔正面刻有“抗日烈士纪念塔”7个大字。时间跨越70多年,字体颜色在常年的风吹日晒下已经褪去,塔身东面也已出现裂痕。据马棚官庄村村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村里已经跟有关部门申请了资金,准备好好修缮一下纪念塔,让更多人前去缅怀先烈,将先烈的精神发扬下去。

  “建设时,全村老少都上阵了,我和几个人一起在塔旁边支起一口大锅,为大家伙做饭。”闫宝俊老人说起当年的事,毫不含糊。

  “我那时候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顶不上一个劳力,但是看着全村老少都在建塔,也凑过去帮忙。我主要是把砖块打磨光滑,现在你们看到的塔身上的砖块都是我们一块块打磨出来的。”邢玉臻老人一边指着塔身上的砖块,一边告诉记者。

  据邢玉臻老人讲述,当时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整个建塔过程都是人工完成。当时没有运输工具,石头运不进村里,村民们就用最原始的滚木的方法,周连欣站在高处手里拿着小旗喊着号子,几十个人一起用力推着一点点往前移。立塔身时没有支架,大家采用鲁班学艺“土埋半截脖子”的典故,用小推车把土运到塔前,建成塔后,再把土退掉。

  就这样,在全村老少的努力下,最终光照千秋的抗日烈士纪念塔高高矗立在那里,永远传颂着这些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据闫宝俊老人回忆,就在纪念塔旁不远,在抗战初曾有一个秘密的织布厂,是山东省后勤供应处设立的几个秘密后勤供应点之一,当时有两台织布机,工厂周围有一些鞋匠铺,平日一边做鞋,一边为工厂放哨,本村的张玉增、郭连欣、郭彦田、夏良荣当时参与工厂管理和保护。一些妇女秘密在工厂干活,织出的布、做的鞋子不敢一次性大量外运,老百姓就用小推车一趟趟地运出去。“曾经鬼子还放火企图烧掉织布厂,烧死工人,不过幸亏放哨的人及时发现了,在鬼子放火前将工人们转移了。”邢玉臻说。

  岁月荏苒,弹指一挥间,7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马棚官庄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站在为数不多的几间老石屋旁才能让人去试着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息。闫宝俊和邢玉臻老人经常迈着蹒跚的步子在村里转一转,到抗日烈士纪念塔前望一望,一次次回想当年的场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临沂马棚官庄村两位幸存老人的红色记忆

微信扫码分享